合作客戶/
拜耳公司 |
同濟大學 |
聯合大學 |
美國保潔 |
美國強生 |
瑞士羅氏 |
相關新聞Info
-
> 使用深度學習方法高通量預測代謝酶的 kcat,或揭開細胞工廠秘密
> 新型注射劑之膠束、微球和納米粒
> 水和乙二醇-水混合體系中的離子液體-陽離子表面活性劑混合膠束自聚焦-電導法 表面張立法和光譜研究法—
> 十分自然的表面張力模擬效果:櫻桃落在水面是真實還是模擬的?
> 水面上單分子層膜通過磷脂光控開關實現可逆光學控制:結果和討論、結論
> 不同種類的抗菌肽瓜娃素與生物膜之間的相互作用的性能對比【下】
> 微尺度區域內靜電相互作用力動態調節和脂質雙分子層的分布——結果和討論
> 表面張力測定實驗的改進——冒泡速度對其影響的初探
> 界面張力儀幾種常見的試驗不正常現象
> 為大家總結的幾點選擇清洗消泡劑的方法
推薦新聞Info
-
> 無機鹽濃度對HPAM不同復配體系降低界面張力能力的影響(二)
> 無機鹽濃度對HPAM不同復配體系降低界面張力能力的影響(一)
> 烷基二甲苯磺酸鹽表面活性劑界面張力、界面性能測定
> 不同溫度對氫氟醚HFE7000、HFE7200表面張力和黏度影響(二)
> 不同溫度對氫氟醚HFE7000、HFE7200表面張力和黏度影響(一)
> R1336mzz(Z))純質與POE潤滑油組成的混合物的表面張力測定
> Sb合金元素對鋅液與X80鋼表面張力、潤濕性及界面反應的影響——結果與分析
> Sb合金元素對鋅液與X80鋼表面張力、潤濕性及界面反應的影響——實驗
> 液氫、液氧等低溫推進劑表面張力與內角自流現象的關系
> 高沸點表面活性劑對納米LiBr溶液表面張力沸騰溫度的影響(下)
低表面張力型聚羧酸減水劑的合成與性能研究
來源:曹瑩瑩 瀏覽 1025 次 發布時間:2022-10-17
在現代混凝土中,化學外加劑是重要的組成成分。尤其減水劑的應用,使得混凝土的質量有了質的飛躍,極大地推動了現代建筑的發展。但是現代混凝土中普遍使用低水膠比,使得混凝土干燥收縮和自收縮問題日益嚴重,目前有使用各種措施來改善混凝土的早期收縮開裂問題,但是效果仍不盡如人意。聚羧酸減水劑問世以來,就成為備受矚目的新一代高效減水劑,具有高減水率、綠色環保、功能可設計性等優點,已在各工程中得到廣泛應用。
目前有很多學者利用聚羧酸減水劑的分子結構可設計性來合成各種功能型聚羧酸減水劑,實現高減水率的同時又能改善混凝土的其他性能。本文依據聚羧酸減水劑的分子可設計性,根據混凝土干燥收縮機理,合成了一種低表面張力型聚羧酸減水劑SRPCE。先通過酯化反應合成具有聚合活性的低表面張力單體MD,通過對酯化率的測定,確定了最佳酯化條件:酸醇比為3:1,反應溫度為130℃,反應時間為4.5h,催化劑用量為4%。然后將MD與甲基烯丙基聚氧乙烯醚、丙烯酸等單體通過聚合反應合成低表面張力型聚羧酸減水劑。
聚合反應通過控制變量,進行單因素分析,確定了最佳聚合條件為反應溫度為40℃,滴加時間3h,保溫2h,反應物濃度為40%,APS用量為單體質量的3%,n(AA):n(TPEG):n(MD)=20:5:4。采用紅外光譜儀(IR)、凝膠色譜儀(GPC)對低表面張力型聚羧酸減水劑進行了分子結構表征及分子量分析。結果表明,產物中有預期的官能團,表明低表面張力單體成功接枝在了聚羧酸減水劑上,GPC表明分子量在20000左右。對比了自制的低表面張力型聚羧酸減水劑(SRPCE)與減縮劑(SRA)、普通聚羧酸減水劑(PCE)的應用性能。SRPCE和PCE的凈漿流動度相差無幾,SRPCE的流動度損失更小。摻加SRPCE的膠砂28d減縮率為28.6%,具有良好的減縮效果。SRPCE與混凝土適應性良好,具有較好的工作性能,對膠砂、混凝土的強度均無不良影響。摻加SRPCE可以減少孔徑為2.5~50nm的孔體積,減少了少害孔、有害孔的數量,優化了水泥的孔結構,對減小干縮起到了顯著作用。從溶液的表面張力、Zeta電位、吸附量、蒸發速率和水泥水化方面對低表面張力型聚羧酸減水劑的作用機理進行了分析。
結果表明,接枝了MD單體的聚羧酸減水劑可顯著降低溶液的表面張力,濃度為2.0%時,可將水的表面張力從72.1m N/m降至35.6m N/m,且表面張力穩定性保持良好;PCE、SRPCE均降低了Zeta電位,并且變化趨勢與流動度變化趨勢、吸附量一致;PCE、SRPCE的加入均降低了溶液的蒸發速率,減緩了水分的蒸發,一定程度上起到了減縮的效果;對水泥的水化產物及形貌沒有特別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