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作客戶/
拜耳公司 |
同濟大學 |
聯合大學 |
美國保潔 |
美國強生 |
瑞士羅氏 |
相關新聞Info
-
> ?進口微量天平哪家好?深度解析全球頂尖品牌及選購指南
> β-乳球蛋白質納米纖維制備及界面吸附和界面流變行為分析——結果與分析、結論
> 海洋環境表面活性物質來源及對海洋飛沫氣溶膠數濃度、粒徑分布、理化性質的影響(四)
> 表面活性劑在化學清洗中的應用及研究進展
> 氟原子表面張力極低,可提高消泡劑的持續抑泡效果
> 仲醇聚氧乙烯醚硫酸鹽平衡和動態表面張力及應用性能研究(一)
> 水的表面張力現象及其應用
> DHSO、AGE、TMHC構建陽離子有機硅表面活性劑DAT防水鎖性能(二)
> 水面上單分子層膜通過磷脂光控開關實現可逆光學控制——摘要、介紹
> 表面張力梯度作用下氣液界面微顆粒運動狀態研究
推薦新聞Info
-
> 無機鹽濃度對HPAM不同復配體系降低界面張力能力的影響(二)
> 無機鹽濃度對HPAM不同復配體系降低界面張力能力的影響(一)
> 烷基二甲苯磺酸鹽表面活性劑界面張力、界面性能測定
> 不同溫度對氫氟醚HFE7000、HFE7200表面張力和黏度影響(二)
> 不同溫度對氫氟醚HFE7000、HFE7200表面張力和黏度影響(一)
> R1336mzz(Z))純質與POE潤滑油組成的混合物的表面張力測定
> Sb合金元素對鋅液與X80鋼表面張力、潤濕性及界面反應的影響——結果與分析
> Sb合金元素對鋅液與X80鋼表面張力、潤濕性及界面反應的影響——實驗
> 液氫、液氧等低溫推進劑表面張力與內角自流現象的關系
> 高沸點表面活性劑對納米LiBr溶液表面張力沸騰溫度的影響(下)
溫度對甜菜堿短鏈氟碳表面活性劑表面張力、鋪展、發泡性能影響(二)
來源: 瀏覽 195 次 發布時間:2025-03-20
1實驗部分
1.1試劑與儀器
全氟丁基磺酰氟(w=96%)、3-二甲胺-1-丙胺(w=99%)、溴乙酸(w≥98%)、2-溴乙基磺酸(w≥95%)、2-溴乙基膦酸(w=95%)、己烷磺酸鈉(w=98%),上海麥克林生化科技有限公司;三乙胺(w=98%)、二氯甲烷(w=99.5%)、無水乙醇(w=99.5%)、環己烷(w=99.5%),成都金山化學試劑有限公司;航空煤油、95#汽油,中國航空油料集團有限公司。所有的水溶液均采用去離子水進行配制。
A601全自動表面張力儀,芬蘭Kibron公司;JPM2012A全自動泡沫分析儀,上海中晨數字技術設備有限公司。
1.2實驗方法
1.2.1甜菜堿短鏈氟碳表面活性劑的制備
分別接枝羧基、磺酸基、膦酸基的三種短鏈氟碳表面活性劑進行制備,所得三種甜菜堿氟碳表面活性劑的分子式分別為C4F9SO2NH(CH2)3N+(CH3)2CH2COO-、C4F9SO2NH(CH2)3N+(CH3)2CH2CH2SO3-和C4F9SO2NH(CH2)3N+(CH3)2CH2CH2PO(OH)O-(分別記為C4-Ac、C4-sa和C4-pa),制備方程式如圖1所示。整個合成過程采用兩步法,第一步以二氯甲烷作溶劑,將三乙胺和3-二甲胺-1-丙胺以1∶1的摩爾比在充滿氮氣的圓底燒瓶中混合均勻。然后在冰浴條件下緩慢滴加全氟丁基磺酰氟,用量為3-二甲胺-1-丙胺的0.85倍。滴加結束后,將反應溶液在25℃下繼續攪拌6 h。得到白色固體沉淀為中間體C4F9SO2NH(CH2)3N(CH3)2。第二步,將分離的中間體在氮氣氣氛中加入燒瓶中,加入無水乙醇和氫氧化鈉。在回流條件下將1.5倍于中間體摩爾量的溴乙酸(2-溴乙基磺酸或2-溴乙基膦酸)緩慢滴加到反應溶液中,最終目標產物在冰乙醚中重結晶分離。
圖1甜菜堿短鏈氟碳表面活性劑C4F9SO2NH(CH2)3N+(CH3)2-R-的合成流程圖(其中R分別為CH2COO,CH2CH2SO3,CH2CH2P(OH)O2)
1.2.2表面張力測定實驗
表面活性劑溶液與空氣之間的表面張力由表面張力儀通過鉑金板法測定。基于三種氟碳表面活性劑的單一體系(C4-Ac、C4-sa、C4-pa),配制了一系列不同濃度(0.3~10 mmol/L)的表面活性劑溶液。分別測定不同濃度的各氟碳表面活性劑溶液在0,20和40℃下的表面張力,再通過作圖計算得到不同溫度下的臨界膠束濃度(cmc)。
1.2.3鋪展能力實驗
表面活性劑溶液與燃油之間的界面張力由表面張力儀通過鉑金板法測定,進而確定各鋪展體系的鋪展系數。為進一步測定表面活性劑在燃油表面的鋪展性能,參照文獻[24]方法在矩形長條狀的不銹鋼槽中研究了氟碳表面活性劑溶液在幾種燃油上的鋪展能力。將航空煤油、環己烷和95#汽油分別加入實驗室自制鋪展槽內,然后用微量移液槍移取定量的表面活性劑溶液,從不銹鋼鋪展槽的一端緩慢均勻地滴加到燃料表面。從第一滴表面活性劑溶液覆蓋在燃油上至鋪展至某處的時間記為鋪展時間,從接觸燃油表面的位置開始,溶液在表面鋪展的距離記為鋪展長度。
1.2.4發泡倍數和析液時間測定實驗
利用全自動泡沫分析儀測定了各表面活性劑溶液的發泡倍數和25%析液時間。將濃度在cmc時各表面活性劑溶液取10 mL轉移至全自動泡沫分析儀的專用量筒中,通過量筒底部的多孔篩網通入空氣進行發泡,發泡1 min后記錄發泡倍數,并測量從完全發泡至泡沫開始破裂析出25%質量分數的溶液所需時間,記為25%析液時間。